时事周知近日,一部名为《后浪》的宣传片刷遍了朋友圈,并登上了CCTV-1、光明日报等多家官媒的头条,这在社会上也引发了一场关于“前浪”和“后浪”的讨论。如同前辈都在看着今天的年轻人一样,美业也在寻找着自己的“年轻人”。蓝色光标消费数据显示,“生力军”以每年12%的增长速度向美业涌入,截至2019年底,这些新生力量已经可以贡献行业32%的销售额。也许正是因为他们的年轻,迅速与融资、数字化、全闭环这些新商业名词挂钩,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消费奇迹。但是,对于仍保持着70%市场占有,贡献着53%行业份额的连锁品牌和中小企业来说,生美的未来在哪里呢?看清大事,读懂大局!康妮看美业美业会所店的顾客已经逐步进入“老龄化”,原来30至45岁的重度消费者走过十几年的“美丽人生”后,已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一旦她们超过55岁,在店院的消费能力就会大幅度地下降。那么,这将会导致美业的会所店面临着两大瓶颈,一是如何将她们导入到美容大健康的服务体系之中?另一个则是如何引进90后、00后 这些“后浪”?从过往的发展来看,业内曾经出现过3次转型热潮,一次是“生美转医美潮”、一次是“新开小光电中心潮”、一次是“生美转新中医潮”。从我的角度来看,这三次都是“坑”。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逐一来分析一下。生美转医美由生美转医美,如果我们不能解决“直客”的问题,那就只是单纯地填补了部分项目合法化的空缺。从盈利的角度来看,自有店院顾客所产生的业绩远远不够支付诊所或门诊运营,以及医生、医护人员等产生的高额费用。而要做直客,首先意味着生美老板们的企业经营思路要改变,做直客意味着先投入,组建市场团队来做线上线下全渠道的引流,市场人员及市场推广投入的费用都比较大,大部分生美老板在投入与回报周期的不确定因素上,通常是很难下定决心的。所以生美转医美很难做好。新开小光电中心而针对年轻群体的小光电中心,如果不能解决大量的“客流引流”问题的话,再加上小光电中心的客单价相对比较低,那么还是会陷入经营困难的“新店陷阱”里。生美转新中医为什么说生美转新中医还是个坑呢?请大家回想一下,凡是中医或新中医能做好的,其中有一个硬指标——就是新中医或中医的背景和技术力量都要十分强劲,而生美团队在技术及中医背景上就存在着明显的资源不匹配的现象,所以要做好转型非常不容易。生美的未来在哪里?▷我们会发现:市场越细分,越容易出现垂直的龙头,“产康中心”有可能会成为美业人逐鹿的新赛道。目前产康中心的体量仅能满足20%的市场需求,仍有80%的市场空缺,同时“政策红利”、“头部企业少”等多项因素,决定企业仍有近三年的市场红利与蓝海期。▷跟医美、小光电、及新中医相比较的话,产康是一个刚需,所以在获客渠道上相对来说容易一些,解决了指向性的异业联盟问题,就能很好的解决客源问题。▷同时,作为与美容会所互补的商业形态,投入少、复制快、门槛高的医疗级产后康复中心,因其与美业有较高的资源匹配度,将会是一个生美转型的发展方向。▷当然,如果想要快速扩张,仍需要去解决科技与数据化管理,线上线下全渠道的获客体系及拥有医疗背景的品项与技术这三个核心问题。——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