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团与大众点评数据显示,其“丽人”事业部版块已经实现了美业商家80%以上的入驻率,领跑全网络的O2O平台,选择线上运营已经成为了商家的“开业必备”。随着美业市场的细分与庞大,多家互联网平台开始进入了自己的赛道,小红书2019年拥有超过300万篇美容美妆日记,辐射十万家美业实体商户,聚集了千万90后的“爱美少女”;而直播是疫情下部分商家转型的首选,星图数据显示,有超过2万家实体美业商家进行直播,销售额与预售卡项总量过亿;同时“KEEP”、“悦跑圈”等品牌与美业进行了全方位的联动,毕竟对于女性来说,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除却美丽无大事”。寻求与互联网的贴近是最近5年既令大家兴奋同时又令大家苦恼的事情。兴奋的是我们实体商家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更加垂直的获客体系、更加便捷高效的管理体系,以及对用户的消费生命周期的把握能力。但苦恼的却是日益增高的成本、对当下流行的解读以及对未来风口的不确定性。大家在与互联网平台合作时都有过被“薅羊毛”的经历,通俗来说就是到店的人与我们心中的顾客标准相差很多,后续难以成交。我通常将现在的商家与流量形容为“姜太公”和“鱼儿”,平台就好比一个池塘,里面有很多鱼,很多鱼儿看见低价免费的诱饵便会主动咬钩,钓上岸后才发现并不是我们想要的,于是放归池塘,那么钓到“我们想要的鱼”变成了概率事件,但是我们却花费了大量的是时间和诱饵。我们要避免成本浪费的关键在于:
▷ 其一,在互联网上的产品的价格应该和整体策略挂钩,不同价格引来的消费者截然不同,因此价格要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内,用整体策略进行推进。▷ 其二,在产品设计上要注重顾客需求项目的搭配,围绕顾客最普及的常规需求,我们的设计结构通常为“面部王牌项目+身体王牌项目”的组合,从平台数据来看,此类型的产品组合也最为畅销。▷ 其三,在互联网产品命名的时候要注重“效果与亮点”的结合,互联网主力用户90后人群往往买单就是因为文字的艺术,比如“前男友面膜”、“元气少女气泡补水套餐”等,这些看似新奇又有明确功效的产品与服务。从公域流量获客的成本越来越高,2020年的平均获客成本已经突破了220元/人,这让我们意识到“节流”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开源”。▷ 其一,首先要将公域流量池的用户下沉到自己的公众号或是私号中,用“内容、活动与效果”三个维度进行用户“喂养”,形成垂直的用户关系;▷ 其二,要建立起自己的线上线下联动的传播矩阵,从话题或主题活动引导用户产生链接。比如美业某企业曾与“悦跑圈”共同策划“跑出美丽姿态,养出元气生活”的主题活动,3个月从平台导流上万消费人次;银行APP经常会在“母亲节”、“端午节”、“女神节”等节日为高端用户提供积分兑换或者购买美容产品的服务,实现精准引流;同时目前在线教育市场蓬勃发展,其也在寻求更多优质商家合作进入相互矩阵,扩大用户流通。三、学会利用互联网即时数据化的特点驱动运营的调整。
大数据时代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困扰,如何从茫茫数据中抓住我们的核心关键点,是数据驱动运营的核心,比如我们常用的“老带新”的方式在数据中以NPS的指标做出呈现,可以引导我们关注网络流量的二次推荐率与成本的节约能力。同时员工留存与流失率,个人用户与总量关系等数据也被持续关注。目前很多的管理企业已经将这些数据纳入了各层级企业员工的薪酬考核标准体系之中。传统美业与互联网的联姻是自内向外的“圆心逻辑”,环节之间要懂得相互包容,同时又能形成自己独立的闭环,这也是未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义。
—— END ——
